《侏羅紀公園3》里呈現了一場史詩般的史前戰(zhàn)斗,棘龍似乎毫不費力地擊敗了雷克斯暴龍(霸王龍),但這場戰(zhàn)斗的結果有多真實呢?
棘龍打敗了霸王龍,可以說是《侏羅紀公園》系列電影中最令人討厭的時刻之一(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霸主被打敗)。由于棘龍在續(xù)集中是奴布拉島的主要恐怖來源,所以導演讓這種古老的蜥蜴在這場戰(zhàn)斗中獲勝是有所暗示的。
看著兩只巨大的恐龍在迷霧繚繞的熱帶叢林中猛踢、跺腳和沖鋒時發(fā)出可怕的吼聲,這可能是該系列電影歷史上最令人敬畏的特效成就之一。雖然它的對手霸王龍之前就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(zhàn)斗,但棘龍在咬住對手的脖子后輕松就取得了勝利。
二者對決,誰會獲勝?

關于棘龍,它令人印象深刻的生物學統(tǒng)計使它成為侏羅紀公園系列中被低估的恐龍。它能否在戰(zhàn)斗中擊敗同樣巨大的霸王龍,很難得到具體的答案。電影和實際數據上棘龍明顯比霸王龍大,但它也缺乏肌肉和咬合力,無法造成嚴重傷害。與此同時,霸王龍的咬合力很強,但它也缺乏速度和敏捷性。它們之間互有自己的優(yōu)勢,但是電影中大大夸大了棘龍的戰(zhàn)斗能力。
每只恐龍在自己的地盤上都有自己的優(yōu)勢。霸王龍是恐龍中最受歡迎的一種,但它遠不是無敵的。如果它不幸在河邊或湖邊與棘龍相遇,它可能會成為棘龍當天最大的獵物。哪怕是在沼澤環(huán)境中,它都很容易成為目標,更不用說在大片水域了。與此同時,如果這兩種恐龍在潮濕的熱帶森林里一決高下,而霸王龍憑借其豐富的捕食經驗和更為靈活的動作,打敗棘龍的概率是更高的。
成年霸王龍和棘龍的數據對比

霸王龍

尺寸 – 它長11.5到14.7米。平均臀高約為4米。臀部最高可達5.2米左右,頭部最高近6米。
體重 – 平均體重約9噸,最重14.85噸。
咬合力 – 最大咬合力為6-8噸。
速度 – 20公里/小時
牙齒 -鋸齒狀,鐵路釘狀,不斷更換,最大的牙齒12英寸(30厘米),用來咬碎骨頭。
手臂 – 2只小手臂/爪子,夠不到嘴巴,兩只爪的肌肉萎縮,大約2.5英尺/ 0.7米。
尾巴 – 長而硬的尾巴,垂直于地面以保持平衡。霸王龍的尾巴又尖又有力。
棘龍

尺寸 – 它有11到15米長。平均臀高約為4.5米。臀部可達到6米左右,最高的頭部接近6.5米。
體重 – 平均重量約為10噸,最重的為16噸。
咬合力 – 最大咬合力為4噸,掌擊力可達8噸。
速度 – 15公里/小時
牙齒 – 錐形的牙齒可以從外部可見。牙齒的長度在10厘米以上,最大的可以達到22厘米。
手臂 – 2條巨大的手臂,都裝備著兇狠的鉤爪。前肢長2米多,指上的爪長40多厘米。
尾巴 – 尾巴大部分時間保持在地面以上。長且槳狀,說明它有水生生活的方式。
對決的環(huán)境能起到勝負的作用

從各種數據上對比,棘龍的體型和爪子在戰(zhàn)斗中似乎是有利的。但沒有什么是由單一的數據就能決定最終結果的。
在電影《侏羅紀公園3》中,棘龍一記致命一擊殺死了雷克斯暴龍,這讓很多觀眾驚嘆棘龍最終能打敗雷克斯暴龍。
但這只是一部虛構情節(jié)的電影,真正讓棘龍和霸王龍廝殺,在不同的場景中,結局未必是必然的。
據研究,霸王龍主要生活在物質豐富的平原和植被繁茂的熱帶雨林,那里有大量的食草恐龍,這也是霸王龍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。
因此,霸王龍在平原和森林地區(qū)的狩獵技能和戰(zhàn)斗力更強。如果一場戰(zhàn)斗發(fā)生在平原或森林里,霸王龍會以其更強的敏捷性擊敗棘龍。
棘龍生活在史前的摩洛哥、阿爾及利亞、利比亞、埃及、突尼斯,還有撒哈拉以西、尼日爾和肯尼亞等。那里有沼澤和河流,大型魚類和小型水生恐龍都是棘龍的獵物。古生物學家證實棘龍是一名優(yōu)秀的半水生動物。
如果戰(zhàn)斗發(fā)生在水中或海岸附近,棘龍會更具優(yōu)勢的擊敗霸王龍。
結論
事實上,兩只恐龍之間的戰(zhàn)斗,輸贏是50%。如果雷克斯暴龍(霸王龍)和棘龍能抓住勝利的機會,它們就能打敗對方。
此外,如果你穿越回白堊紀,你不會看到他們的戰(zhàn)斗。因為它們生活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,所以不可能看到來自兩個不同大陸的生物打架。
你們能重建霸王龍和棘龍的形象嗎?
答:事實上,我們是電子仿真恐龍制造商,制作可以動可以叫的實體大小的恐龍模型。我們手工制作了100多種霸王龍和棘龍模型了。
仿真霸王龍模型視頻:
仿真棘龍模型視頻:
霸王龍大戰(zhàn)棘龍!誰更強?:http://www.pap-us.com/trex-vs-spinosaurus/(可轉載但出于版權保護請留下此文章的網址)